9月18-19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学家(国际)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80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推动科技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本届大会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发现》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至立,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文普,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原文化部副部长常克仁,原建设部副部长邹玉川,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郜风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消化联合会理事长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金灿荣,中国驻德国首任大使卢秋田,中国科学家论坛主席、《发现》杂志社社长、中国未来研究会企业家分会会长陈贵,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陶元兴,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发现》杂志社总编辑张延岐,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姚为克,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秘书长黎宇红,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武毅,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孙丽杰,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王兵,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秘书长刘秀丽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陈贵在致辞中提到,这是中国科学家论坛举办近20年以来,首次将视角延伸到自立自强与国际合作方向,除了聚焦我国科技创新最新趋势、成果之外,还重视科技国际合作,从全球的视野关注科技创新。
在科学家(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韩中地域经济协会会长李相基、美国蒙茅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罗伯茨分别作了致辞和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亚太消化联合会理事长樊代明作了题为《整合医学从知识到知识论》的主题报告。在首席科学家论坛上,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邀请了樊代明、倪光南、尹伟伦、匡廷云、侯立安、李永舫、吴丰昌、韩布兴、陈洪铎等十多位两院院士以及数十位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专家、外交官、企业家在会议上作精彩报告。大会还安排了学术演讲、成果展示交流、项目投融资对接、创新项目路演传播推介、科技成果论证会、科技创新智库项目及产学研创新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创新之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科技创新推进汇报会等活动。80多位在“专精特新”领域有建树的企业家作了创新分享。
本届中国科学家(国际)论坛上,王力丰《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个人飞行器》专利被选为“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个人在空中飞行”。个人飞行器符合民众交通出行的美好愿景,在军事/国防、警察/消防、搜索/救援、甚至运动/娱乐等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故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美、英、法、德、新西兰等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对各种个人飞行器进行研发和试飞。但至今尚无一款个人飞行器真正投入实用。王力丰上述专利分析了现有技术个人飞行器存在发动机重而动力不足,以及利用“翼”产生升力方面的问题和缺点,创新一种气旋涵道内静止旋翼升力装置,根据伯努利原理、牛顿第三定律、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升力较高,结构简捷轻便、造价低,克服了个人飞行器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点。该专利所转化的技术成果将使个人飞行器在可预见的未来投入实用。
本届论坛上,与其相关的王力丰其他发明专利《以压缩空气为施力源的系统及其方法、飞机》、《经济利用压缩空气为汽车动力源的系统及其方法》和《压缩空气人造风装置及运行方法、消防设备》所公开的大规模经济产储供高压/超高压压缩空气的装置和方法、压缩空气引擎续航能力、有关空气动力学技术和人造风技术,也有所简介。此外,王力丰还有《高初速弹丸发射装置及发射方法》、《货物旋转运输飞轮及其控制方法》、《汽车制动蓄能-释能驱动装置及方法》、《以重力为加速和制动主要施力源的列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列车平动动能发电制动装置及方法》、《船舶减摇装置》、《一种船舶波浪发电减摇装置及波浪发电系统》、《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系统及其起降方法》等十几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航空、航天、航海、列车、汽车、压缩空气生产和清洁供热、压缩空气人造风和气象调控、从外燃机/内燃机向无燃机过渡,以及空气压力、海洋波浪力、电磁力、重力等绿色动力的开发利用,有益于巩固国防、节能减排、应对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全球危机,惠及整个社会。
王力丰作为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应邀出席了本届论坛。他认为,由周光召院长创建并在陈贵论坛主席传承发扬中的中国科学家论坛,众志成城,正在为促进我国技术成果转移环境的优化和转化率的提高,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在我们这一代,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
据了解,中国科学家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围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两种精神的高度融合,产学研高度融合,驱动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等议题进行探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与会专家、企业家纷纷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意义重大。第十九届中国科学家(国际)论坛的召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